邊工作邊休假 邊做生態環保
2009/05/08 16:19李柏毅
【記者李柏毅報導】一面工作,一面環保,可以享受自然美景,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參與生態工作假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環境資訊協會主編彭瑞祥表示,生態工作假期有很多種表現型態,但主要都是在於棲地保護跟文化資產管理。
生態工作假期短則一天,最長在國外也有長達一個多月。主要的工作在於棲地保護及文化資產管理。例如到陽明山移除優勢種或外來種的植物,像是長的像芒草的李氏禾,還有水族箱裡常見的水蘊草。
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表示,這些維護工作除了避免濕地走向陸域化、保持生態多樣性,它還是一種環境教育的過程,讓民眾親身體驗環境維護的工作。
彭瑞祥指出,生態工作假期起源於英國,「英國國民信託組織」從1967年起,先後展開13種各類型的工作假期。而它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與公益信託做結合,也就是將文化資產或保育區委託給公益團體,然後號召志工幫忙。
他舉例,台東成功鎮的環境教育園區,原本是果農跟林務局承租的地,後來果農將使用權捐出給環境資訊協會,做生態資源調查及環境教育活動。
他說,生態工作假期在台灣還不算普遍,但已經有越來越多人參與,也有其他相關單位開始用這個方式進行環境保護,像是台南北門社區大學跟縣政府合作的七股護沙活動。
參與生態工作假期,除了出力也要負擔一些費用。雖然說是志工,但仍要自行支付基本的食住開銷,另外還有生態環境參訪與解說的成本,這些都是對環境保護一項小小的投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