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6, 2008

第十屆太平洋藝術節紀實: 面向太平洋、卻是通往南島世界無限寬廣的大道

從大陸看台灣是離島、是邊陲

面向太平洋、卻是通往南島世界無限寬廣的大道

第十屆太平洋藝術節紀實

在台灣看到「中華民國國旗」說真的有點反感,可是七月三十日在美屬薩摩亞(American Samoa)首府Pago pago Veteran’s Stadium體育場舉行的第十屆太平洋藝術節(10th Festival of Pacific Arts)畢幕典禮,當我們八位身穿阿美傳統服裝的團員、驕傲的搖著國旗與其他28個來至太平洋島國代表團依序入場,現場上萬觀眾鼓掌大喊「TaiwanTaiwan」,並公開接受主辦單位致贈之厚禮時,卻不住地熱淚盈眶而情不自禁搖著國旗…,過程中所有的心酸、無奈、感慨,煞時間全化為過去,因為我們終於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文化外交,把台灣原住民文化之美深深烙印在太平洋島民心上。

就在每屆奧運會舉辦前約半個月,對於太平洋島民們而言最關心的卻是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太平洋藝術節」。這個由太平洋區域最久遠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區域組織「太平洋社區秘書處」SPCThe Secretariat of the Pacific Community)所主導,為保存並分享日益流失的島嶼傳統文化,從1972年開始在斐濟首都蘇瓦(Suva)舉行第一屆太平洋藝術節,每四年輪流在各島國舉辦,近二週的活動不只各島獨特的傳統歌舞表演及手工藝品展示販售而已,也針對傳統航海技術、烹飪、時裝、建築、傳統醫療及當代藝術等議程相互交換心得經驗。散布於廣裘的太平洋島,距離動輒上千里、交通不便,且國民普遍經濟窘境,負擔不起昂貴的交通費,故特別珍惜這樣難得的交流機會,或包船、或包機或轉機(例如以巨石聞名的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需先飛往智利首都San Diago,再飛洛杉磯,再轉飛檀香山後才再轉飛Pago pago,如含轉機時間超過60小時),每個國家或島嶼莫不派出最菁華的代表團參與;發展至今已成為環太平洋地區四年一次最大盛會,均吸引超過2500人各國代表團及風聞而至的各國媒體、觀光客參與。

台灣雖非SPC會員,但每年外交部均對SPC有經費補助,20047月第九屆太平洋藝術節適逢在邦交國帛琉舉行,筆者時任台東市長乃向來台東訪問的帛琉總統Tommy Esang Remengesau提及台灣原住民同屬南島民族成員,希望能參加太平洋藝術節,當下即爽快答應,邀請台灣以特別來賓(special guest)身份參加。經二個月籌備,與外交部、文建會、原民會、教育部史前博物館、台東市公所等單位密集沙盤推演後終於台灣原住民團體有機會與南島家庭成員相聚一堂,大部分的太平洋島民首度有機會接觸、瞭解台灣原住民文化竟然是如此多樣、活潑,而且相互的語言、文化竟是如此接近,也引起島國們的興趣,爭相交流、報導;而更因這樣朝夕相處難得機會所建立起的感情、人脈對於爾後加入太平洋島博物館協會PIMAPacific Islands Museum Association)並增取2007年年會在台灣舉行及高美館與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的棲包屋文化中心(Tjibaou culture center)建立起交換駐地藝術家等文化交流活動奠下良好的基礎。

雖筆者已卸下台東市長職務,且所屬政黨亦喪失中央執政權,不再有任何行政資源,然有鑑於太平洋藝術節所彰顯獨特的文化交流意義,仍毫無保留的向相關部會提供詳細聯絡資料及經驗,強烈鼓勵台灣應組團參加,然當今主事者興趣缺缺,原民會甚至將國際文化交流經費全挪移至補助原住民參加北京奧運;而文建會補助之經費亦僅足夠來回交通費及表演者一日美金三十元的生活費、完全無視於島國普遍高昂的生活物價,且遲至開幕前三天方核定,讓代表團來不及參加720日的開幕盛典。

此次台灣由少多宜率領6位青少年之阿美族旮亙打擊樂團代表,加上魯凱族溫秀琴隨團翻譯、主持,全團僅8名成員,在加上不被文建會認可為團員的筆者負責聯絡、攝影、記錄及佈置台灣館等行政工作。在22日晚間抵達後翌日清晨即開始拜會大會、安排至閉幕期間參加的活動包括5場正式演出、fasion show及烹飪比賽等。在台灣館要展售台灣出版品、原住民文物並介紹台灣,還要與大會及其他代表團互訪交流;團員人數雖少,無法與其他動輒百人團體比擬,但士氣高亢、深感使命重大,在加上當地少數台僑及台灣遠洋船公司基地的人力、物質支援,方讓行程可以順利推動。而迴異於其他太平洋島原始粗獷、充滿力與美之表現,每當旮亙樂團穿著色彩豐富之傳統服以傳統竹鼓、排笛、木琴奏出優美的旋律時,總是引起許多僑胞拿著國旗搖喊、觀眾如醉如癡,安可聲不斷,演後不斷有各國媒體或藝術工作者前來採訪、交流;期間美屬薩摩亞總督(Governor Tongioa)還親至台灣團攤位向我們致謝意,並向少多宜請教竹笛、排笛之製作及吹奏方法,停留半小時後始離去。而閉幕後我們將相關書籍、DVD、琉璃珠藝品分贈給大會、當地圖書館、博物館,並與薩摩亞共和國及2012年主辦國所羅門共和國交換樂器時所流露感謝、友善之情誼,很確信下一屆台灣一定能順利參加。

四面環海的台灣,一直處於中國大陸與太平洋之樞紐,而那麼小的島卻有近二十種文化、語言完全不一樣的原住民族居住上千年以上,澳洲國立大學Peter Bellwood等許多語言學及考古學者依據「最大歧異處,就可能是起源地」之理論,提出「台灣極可能是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之發源地(homeland)」已普遍讓國際學術界接受。選舉期間不分藍、綠也都提出「海洋立國」之口號,甚且在游錫堃院長時代還提出計劃花費50億建立南島文化園區之構想,一度在南島國家引起相當大的迴響。然事過境遷、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無限上綱,就連「太平洋藝術節」如此絕佳建立南島交流的機會都被忽視犧牲、大幅縮水。原民會寧願大手筆花上千萬補助台灣原住民團體以「少數民族」身份去參加奧運開閉幕表演、跑龍套,卻吝於支持台灣原住民參與太平洋南島世界之作法殊值檢討,如此思維,也無怪忽我們台東美麗的鄺縣長會為了「節省公孥」寧可邀請日、韓、中國大陸的表演團取代太平洋島國來參加行之有年的「南島文化節」了。

太平洋區域向為兩岸外交重點,而南島文化卻是中國絕無立場介入之場合;這兩屆的參與、已讓各島國對台灣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甚至幾位非邦交國的委員、代表也對台灣以原住民之立場參與SPCPIMA等政治意味不高之文化活動表達高度支持之意。在太平洋區塊,台灣特別是系出同源的原住民絕對有條件也有能力伴演起關鍵性角色,而基地遍布太平洋的台灣遠洋漁業,對當地政府、人民均有一定影響力,只是在台灣欠缺一個明確的南島海洋政策及可以統合產、官、學資源的專責機構做為單一窗口而淪為各別單打獨鬥、浪費資源。馬政府上任後「傾大陸、輕南島」一面倒向中國的立場也該有所調整了吧!

作者:賴坤成律師(前台東市長)

台北市建國南路2911

02-27077720

0937-608650

taitung190@gmail.com

No comments: